观点 | 杨媛媛:“核心素养”落地,课堂学习与价值观、态度的培养不能脱钩

2017-09-28 09:00:00
管理员
原创
5982
摘要:核心素养研究和寻找“核心素养”落地的途径、载体、方式,是最受教育界关注的课题之一。但是,仍有较多专家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看成教育政治化功能的需要,将课堂学习与价值观、态度的培养割裂开来,这无疑是片面和狭窄的。 报纸原文:《走出对“核心素养”认识的误区》 作者: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博士 杨媛媛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最高方针,并需要落到实处。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 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研究制定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是落实立德树人工程的首要环节:“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由此,“核心素养”一词首次出现在国家课程改革的重要文件中,并作为“立德树 人”的下位概念,成为统领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与依据。2016 年 9 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正式发布——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 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以及十八个基本要点。

“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在被提出后,一直是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关于“核心素养”的讨论乃至争论也不曾停歇。有专家认为,“核心素养”只是素质教育的新名词;也有学者认为,“核心素养”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难以在课堂教学中落地;还有学者提倡“核心素养”下的教育,讲求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配合。综上问题,笔者作相关剖析。

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1999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前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决策层面看,素质教育由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提出,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宏观指导思想。而核心素养由教育部提出,是实施课程改革与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顶层设计。

在价值定位方面,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上承宏观教育指导思想,下接具体教育实践。通过“核心素养”,树立“全人发展”的教育理念,明确学生应有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指导课程标准和评估标准的设计,引领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变革。

同时,“核心素养”进一步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内涵,既是对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的呼应,也是我国教育观从“育知”到“育智”再到“育人”的根本转变。核心 素养最早于1997年,由经合组织(OECD)提出。随后包括美国、日本、欧盟等相继发布了各自的核心素养框架,都秉承以下理念:1.教育“以人为本”, 为了人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2.通过教育使得学生获得持续学习的能力;3.淡化教育的工具观,强调教育与个人幸福以及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在知 识体系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核心素养”着眼长远、格局宏大,使得“君子不器”,从而能在变化与竞争中不断找到自己的价值与发展空间。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地

研究和寻找“核心素养”落地的途径、载体、方式,是最受教育界关注的课题之一。但是仍有较多专家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看成教育政治化功能的需要,将课堂学习与价值观、态度的培养割裂开来,这无疑是片面和狭窄的。

“核心素养”强调知识、技能、社会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一体,即这些因素都处于同样重要的地位,相互影响,不可分割。“核心素养”下的课程与教 学方式,不仅强调能力,还考虑学生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对应试教育的颠覆,还是对现有相对狭窄的学科观的反思,倡导转向跨学科教育模式,强调“全人教 育”。

事实上,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被置于很重要的地位。在新加坡,尊重、诚信、关爱、和谐、负责等是其素养框架中的核心与决定性因素。中国 香港地区提出八个关键学习领域、九大学习宗旨以及四个关键项目。“学科”转化为学习领域,对学习领域的掌握是学习宗旨之一,语文能力、阅读习惯、身份认同 和责任感等学习宗旨又与各领域知识发生具体联系。四个关键项目(德育及公民教育、从阅读中学习、专题研习、资讯科技互动学习)则始终贯穿于各领域学习中, 对学习模式、学习任务等提出新的要求。知识和能力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习品质的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责任感与认同感的培养都通过各领域知识与关键能力 的整合传递给学生,素养与能力渗透到学习的方方面面。

至于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否在课堂中落地的质疑,其实我们只需仔细思考一下就会明白,撑起任何一个学科的都是其背后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数 学的学习培养秩序美感与精确性;物理学习启发学生不断探索未知世界;英语和语文的学习更是与意识形态、文化尊重、家国情怀、价值观等紧密相连。教育难道不 应该在教授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在日常点滴中启发心智、启发真善美吗?所以,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学科知识相割裂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全人教育下学校仍是最重要的教育阵地

有学者提出,以“核心素养”为指引的教育,讲求社会、学校、家庭的合作。确实,全人教育对学生所处的人文大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自主发展与社会参 与方面,更加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与自觉。但只要教育公平仍然是我国教育的大前提,那么学校教育的首要性与重要性就不可替代。学校和教师应当进一步思考:如 何为学生提供更有效、更有质量的学习体验,如何在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良好学习习惯方面作有益尝试,如何在拓宽学生眼界、培养宽阔心胸与情怀方面为学 生提供更好的资源,如何在教学方式上做到张弛有度,以培养学生坚毅、诚信的学习与做事品格。这些任务的达成,固然需要家校合作,需要有更多社会资源的参 与,但学校仍然是主渠道。学校的学习占据了一个学生一天三分之一的时间,而中小学又是一个学生从年少到成年最重要的时间段,是吸收知识、养成习惯与品格的 最关键时期。只有保障学生在校学习的高质高效,才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学生家长课外的经济与精力负担。

“核心素养”作为教育改革的战略设计,既是国际教育发展形势的需求,也是对全人教育观的系统阐述。教育工作者、专家应当达成共识,形成合力,以“核心素养”为引领,推动学校文化建设、课程改革、教学改革、评价改革的深化。立德树人,我们仍然任重道远!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576期第5版,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发表评论
文章分类
联系我们
联系人: 吴先生
电话: 0532-66006011(周一到周五9:00~17:00)
Email: doc@yincai-kejiao.com
地址: 青岛市北区连云港路20号7080中心广场1号楼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