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青岛教育大事”候选事项展播
- 2019-01-09 18:12:00
- 王菲
- 来源:
- 青岛市教育局
- 转贴 2014
回顾过去,才能更好的为未来奠基。201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全市教育系统广大干部教师的努力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关怀支持下,青岛教育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为了向广大市民报告青岛教育2018年全年工作,我们梳理了2018年“青岛教育大事”候选事项30件,在青岛市教育局官方网站和“青岛市教育局”微信平台进行展播。欢迎您的关注和转发。
1.实施“十个一”项目,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2018年11月5日,青岛市教育局发布了《青岛市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十个一”项目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注重因地制宜与因校制宜原则、内涵发展与特色发展原则和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原则,着眼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眼于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着眼于尊重基层首创;着眼于与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有机融合;着眼于当下教育的短板。
通过实施“十个一”项目,让学生学会一项体育技能、掌握一项艺术才能、精读一本书、记好一篇日记(周记)、参加一次劳动、演唱一支歌曲、诵读一首诗词、进行一次演讲、参加一次研学、参与一次志愿服务,让每一位学生立足基础,培养兴趣,开发潜能,养成习惯,受益终身。进一步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建立和完善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为统领的德育体系、课程体系、实践体系和评价体系,形成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和良好的社会氛围。
2.“颁布实施全国首个地方版‘学校法’《青岛市中小学校管理办法》”获第五届中国法治政府提名奖
2018年10月28日,第五届中国法治政府奖终评活动在北京揭晓,青岛市申报的《青岛市出台首个地方版学校法〈青岛市中小学校管理办法〉》项目,被授予第五届中国法治政府提名奖。这是全国教育系统和山东省唯一一个入选获奖的项目,也是自该奖项设置以来山东省第四个获奖项目。
本届法治政府奖共有85个项目参加评审,评委由多名专家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组成,青岛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青岛市教育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车景华进行了终评答辩。
第五届中国法治政府奖评审会认为,青岛市以构建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实现学校治理现代化为目标,以明晰政府、学校、社会三方关系为重点,颁布实施《青岛市中小学校管理办法》,明确学校职责,创新学校内部治理机制,建立学校发展保障机制,激发教育活力,有助于突破教育改革的瓶颈问题,在全国层面能够起到良好的创新示范和立法引领作用。
3.青岛教育e平台建成并投入应用,提供一站式“互联网+教育”服务
2018年,青岛教育e平台建成,“e”指代互联网和信息化,也谐音“一”,代表着青岛教育e平台是我市权威性、综合性、一站式“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平台囊括管理、教学、数据、资源、公共服务等于一体,为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公众提供一站式“互联网+教育”服务。
平台建设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需求导向、效益导向,解决信息化建设中“烟囱林立”、“信息孤岛”问题,发挥大数据对教育治理的价值。创新性“三位一体,纵横交错”的平台架构,整合教育管理、教育资源、智慧校园三大平台为一体;纵向融合教育部、省厅、市、区市、校5级各类教育信息系统,实现教育数据、资源跨层级共享;横向对接市政务信息平台,与其他政府部门(公安、卫生等)实现数据交换。
平台上线应用仅数月,已支撑体育中考报名、教育督导、家校合作等一批重要工作;面向社会提供教育资源、教育地图等服务;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状态监测分析;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水、电、网等基础设施实时监测评价管理;整合接入43款信息系统,实现单点登录和数据交换;根据一线需求完成14个部门50余项专题数据分析报表和14个数据概览大屏,以及一系列校级数据分析报表,利用大数据技术支撑教育治理和科学决策。
4.召开友好城市教育国际研讨会,青岛教育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2018年11月16日—17日,由青岛市人民政府主办,青岛市教育局和青岛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承办的青岛友好城市教育国际研讨会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杜柯伟、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白皓、青岛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朱培吉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俄罗斯彼尔姆、圣彼得堡,芬兰萨洛、萨翁林纳,克罗地亚里耶卡,法国布雷斯特,英国南安普顿,德国雷根斯堡,韩国大邱,澳大利亚阿德莱德,美国长滩、迈阿密,加拿大万锦,泰国清迈,波兰格但斯克15个友城积极响应,派出市长、教育部门负责人、校长等来青参会,青岛教育系统代表近200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青岛市与法国布雷斯特市、德国雷根斯堡市、芬兰萨翁林纳市、克罗地亚里耶卡市、美国长滩市签署了教育合作协议,青岛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际交流协会签署了加强合作交流备忘录,青岛的六所学校与友城学校签署了友好合作协议,建立起友城教育合作机制,青岛教育国际朋友圈进一步扩大。刘鹏照局长以“青岛教育发展改革情况及国际化愿景”为题做了主旨发言,全面推介了青岛教育。各城市代表围绕教育理念、学校教育体系、课程体系、全纳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等主题展开了广泛的交流和讨论,达成共识,认识到全面提升国家间、地区间、城市间、学校间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了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发布中考改革新方案,助力学生全面加个性化发展
2018年6月,青岛市印发了中考改革新方案,从2017级初中学生开始实施。新方案有三项变化:一是改革调整考试科目和评价形式。现行中考有8个科科目成绩以分数形式呈现,计分科目偏多。改革后只有语文、数学、英语3科成绩以分数形式呈现,其他科目划分为两个组合形式以等级形式呈现。二是实行学科捆绑组合式评价。现行中考是以学科为单位进行评价,导致学生各科平均用力,每科必争,分分计较。改革后,将不同学科进行捆绑,成为一个组合,以组合为单位划分等级,最大程度实现学科间成绩互补,有利于学生全面加特长发展。三是实行差别化的录取政策。第一组合、第二组合设置不同的门槛,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难度要求,宽严相济,尊重学生的差异。同时,激励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提升办学质量,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
新中考方案的实施,给全市教育带来新气象。一是引领教育教学改革。初中学校开齐开足课程,体育课、美术课、音乐课、实验课都回归正轨,为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为学生进入高中选科学习和高考选考打好基础,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础。二是引领学生健康发展。学生的课业负担,特别是初二学生的地理、生物课业负担明显减轻,跟风上辅导班现象大幅减少,有利于保障学生睡眠时间,有利于减轻学生心理负担。三是引领教育评价改革。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价的根本标准,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评价学生的根本标准。教育评价更加关注后30%学生的发展,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落到实处。
6.多措并举,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再上新台阶
2018年,青岛市出台《关于以深化教育扶贫为突破口加快推动乡村教育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六大举措20条具体措施,力争5年内乡村教师待遇明显改善,乡村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城乡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基本实现城乡义务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印发实施《青岛市普通中小学高水平现代化学校建设实施方案》和《青岛市普通中小学高水平现代化学校建设评估方案》,提出探索义务教育学校采用城区学校帮扶农村薄弱学校、城乡学校一体化捆绑式评估的新举措,促进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内涵发展。
今年以来,市本级累计投入乡村教育资金1.58亿元,明确 11项支持保障政策;举办乡村校长教师培训班35期,培训乡村学校教师3600余名、校长125名;组织264所城区优质中小学与272所乡村中小学签订结对帮扶协议,采用“一校一策”合作办学机制,进一步扩大我市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我市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从办学条件等外延均衡到内涵均衡的跨越。
7.习近平总书记点赞中国海洋大学管华诗院士打造中国“蓝色药库”梦
2018年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听取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原校长管华诗关于海洋药物研发情况的介绍,并在交流中肯定了管华诗院士打造中国“蓝色药库”的梦想。 习近平指出,海洋经济、海洋科技将来是一个重要主攻方向,从陆域到海域都有我们未知的领域,有很大的潜力。管华诗说,自己的梦想就是打造中国的“蓝色药库”。
7月17日,治疗阿尔茨海默症新药(GV-971)三期临床揭盲信息发布会在上海举行,会议宣布,由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和上海绿谷制药联合研发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症新药“甘露寡糖二酸(GV-971)”顺利完成临床3期试验。GV-971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失衡、重塑机体免疫稳态,进而降低脑内神经炎症,阻止阿尔茨海默症病程进展。
8.圆满完成市办实事3项,教育惠民举措进一步落到实处
2018年,青岛市教育局共承办市办实事3项,“开工建设普惠性幼儿园60所”“新建中小学标准化食堂100所”“开工建设中小学校30所”。3项市办实事全部顺利完成。
投资约7亿元建设普惠性幼儿园60所,提供学位约1.2万个。自2011年我市启动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工程以来,全市共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189所,提供学位约21万个,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0%,学前教育普及水平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100所标准化食堂工程连续五年列入市办实事,是第二期中小学校标准化食堂建设的关键一年,建设重点在农村,从无到有,总投入建设资金1.8亿元,其中,市财政投入3070万元建设奖补资金,8.6万余名学生直接受惠,体现了政府的关怀,赢得了各级领导、师生、家长、社会的一致好评;科学选定30所中小学校新建、改扩建项目,总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截止目前,30所学校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其中2个项目已经完工,13个项目已进入二次结构或内外装饰施工,18个项目将于2019年完工投入使用。30所中小学校的开工建设,必将形成示范与带动效应,使我市教育资源布局更加科学合理。
9.平度职业教育教学成果获全国唯一特等奖
教育部4年一届的全国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平度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助推县域三农转型升级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获得中职组唯一1个特等奖,该奖项也是全国历史上第一个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
教学成果奖是与《国务院科学技术奖励条例》中规定的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并列的国家级四大奖项。特等奖由国务院批准,在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上有重大创新,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取得特别重大突破,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有突出贡献,并经过不少于4年的实践检验。
该成果历经引进创新发展3个时期、10个阶段、30年持续研究实践,多次通过全国、全省现场会议和经验交流会、央视、人民日报专题报道等,推广平度经验和青岛市职业教育的做法。
8月15日-17日,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王扬南率队专程考察并给予高度肯定,认为研究成果突破大,符合我国振兴乡村经济战略的现实要求,对我国县级职教中心具有示范作用。
10.青岛中职技能大赛金牌数高居全国第三
在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我市代表队以32个一等奖的优异成绩,在全国3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划单列市中,金牌总数与山东省并列全国第三名,总位次与去年保持一致,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彰显了我市中等职业教育的综合实力。大赛成绩列江苏省(72个一等奖)和宁波市(33个一等奖)之后,领先于广东省、浙江省(25个一等奖)、重庆市(20个一等奖)、河南省(12个一等奖)、上海市(12个一等奖)和深圳市(11个一等奖)。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由教育部、天津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35个部委联合举办,共设15个专业大类74个常规竞赛项目。青岛市作为计划单列市单独组队,由24所学校的197名选手组成,参加了中职组30个常规赛项的比赛,共获得32个一等奖,43个二等奖和20个三等奖,总成绩继续位居全国前列。5月6日,大赛在天津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出席开幕式并作了重要讲话。本届大赛共有500多万名学生参加大赛,14907名学生参加总决赛。
近年来,市教育局十分重视技能大赛工作,不断加强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和制度建设,积极推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规范实施三级职业技能大赛制度,积极推进技能抽测制度的落实,努力推动技能大赛的普惠化,扩大市赛的项目和人数,在着力提升全体学生的技能水平。立足实践教学和大赛推进,全市50多所中职学校为我市经济建设提供了更多优质的专业技能人才。
11.创新完善机制,引导在青高校和新引进高等教育机构融入地方发展
2018年,市教育局制定印发了《青岛市新引进高等教育机构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会同市编办、市财政局、市社局、市科技局制定印发了《在青本科高校服务青岛贡献度评价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办法》是全国首个市级层面印发的,针对高等教育机构的服务管理办法,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办法》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无到有,逐渐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并加以规范。强调以服务为主,管理为辅,注重发挥高等教育机构的自主权,着重引导高等教育机构融入地方、服务地方。
《实施方案》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经过多轮试评,不断完善,评价一级指标体系从六个维度,即人才培养与集聚、创业孵化、社会服务、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社会认可度、特色贡献等维度评价在青高校对青岛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下设13个二级指标。在市级层面开展对高校服务地方贡献度进行综合评价,属于国内首创,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引领和示范意义。
12.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化在青高校思政工作引领
我市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共分七个部分,结合我市高校特点,突出三个方面。一是坚持上下统一。对于中央和省委文件已经规定的内容,不简单重复,根据问题作针对性规范,对原则性规定,根据实践落细落实;二是强化统筹协调。发挥市委教育工委对在青高校的统筹、协调、服务职责,突出分级负责,合力共治;三是突出安全稳定工作。高度重视高校意识形态和安全稳定工作,针对在青高校实际,从加强教育和强化制度入手加强源头治理,坚持关口前移,明确防范措施,切实维护高校持续和谐稳定。
《意见》的制定对加强高校的统筹指导力度,强化各部门分级负责、齐抓共管的责任,建立健全高校维稳工作机制,维护好在青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3.青岛市乡村振兴研究院在青岛农业大学成立,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乡村振兴战略新部署新要求,7月12日,青岛市乡村振兴研究院在青岛农业大学成立,市政府副秘书长韩守信、青岛农大党委书记李宝笃为研究院揭牌。
青岛市乡村振兴研究院挂靠青岛农业大学,由市农委、青岛农大共同组建,为全省首家市级乡村振兴研究院,是集科学研究、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社会服务、人才培养、高端智库于一体的先进技术研究、推广、示范平台,是深化青岛市与青岛农业大学战略合作的重要载体。研究院成立以来,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研究和青岛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具体实践开展全方位研究,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整合聚集国内外优质资源,全面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技术研发、技术服务、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探索青岛市可持续、可复制的乡村振兴新模式,推动我市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目前,学校选派50名专家和100名学生组成首批平度乡村振兴特派员服务队,同时设立1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师生深入平度市16个乡镇的市县两级“第一书记”和乡村振兴工作队派驻村,开展乡村振兴专题调研和产业技术指导服务,积极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平度模式”。
14.《传承红色基因》读本进校园,打造胶州教育党建新模式
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党建和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成果,胶州市以“立德树人、兴教惠民”为根本任务,推进育人创新,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发研究了一套红色读本《传承红色基因》党建教材,目前尚属第一家,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前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今年来,胶州市教体局找准突破口,激发党建新活力,把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学前阶段入手,经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由浅入深地进行螺旋式教育,广泛播撒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种子,让学生始终在“心中有党,伴我成长”理念引领下茁壮成长。《传承红色基因》党建教材分为幼儿园、小学低年级(1-3年级)、小学高年级(4-6年级)、初中、高中5个阶段,涵盖了播散理想种子、放飞雏鹰梦想、绽放青春光芒等五个版本,从幼儿园到高中学段全覆盖,通过“党建+教育改革”“党建+师德建设”“党建+依法治教”等专项行动,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全市掀起了“三进”活动的热潮。
截止目前,各学校已列入校本课程,并配备专职或兼职教师,经过半多学期的学习,党建理念已在14万学生中生根发芽,红色精神正在潜移默化感染着胶州的莘莘学子。同时各学校结合课程特点,建设“特色示范课堂”,将党的精神与日常教学工作有机融入、有机结合,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
15.国家“满天星”训练营落户青岛,我市校园足球改革叫响全国
2018年8月23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共同签署关于推进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建设备忘录,教育部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基地正式落户青岛。我市作为教育部在全国布局的20个训练营之一,采取了“1+4”模式进行建设,组建了青岛西海岸新区国家级总营,在市南区、崂山区、城阳区、莱西市组建四个国家级分营。每个营区设小学、初中、高中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为营点校。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以高质量的教学、高水平的训练、高品质的竞赛和高层次的保障为目标,打造校园足球的精英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校园足球整体竞技水平,为中国优秀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开辟新通道。
11月11日-18日,青岛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邀请赛在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中德生态园)德国足球亚洲基地举办,来自广州、成都、灵武、乌鲁木齐等城市“满天星”训练营的8支球队200名运动员参赛,活动效果得到了全国校足办领导的高度评价。我市校园足球典型案例《坚持立德树人,聚焦提质增效,打造校园足球改革“青岛模式”》被评为全国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及条件保障体系建设优秀改革成果,入选教育部《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经验总结汇编》,政府统筹、教体结合、多元参与的区域校园足球推进模式得到教育部肯定。
16.市南区探索学区“共享”教师机制,充分发挥优质师资辐射效应
市南区立足“构建优质均衡一体化,推进全域全面现代化”目标, 注重教师优质均衡,打破“我是某某学校教师”的“校属”壁垒,把全区中小学划分 6 大学区,精准施策,创设每个学区“共享”教师机制,探索完善区域内教育资源“学区制”,进而实现“共享”,充分发挥优质师资的辐射效应,推动区域教育一体化高水平高质量的均衡。
2018年,全区参加共享交流教师占符合共享交流条件教师的17.6%,其中骨干教师占70.4%;本学年度,全区在中小学扩班29个、学生数增加4.95%、专任教师退补相当的情况下,是“共享”教师解决了师资不足的问题,编外代课教师数同比减少10.8%;“分享”教师,使校际间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骨干教师人数日趋均衡,在师资配备上体现了教育公平;“共享”教师,以联合教研、跨校结对、初小衔接、特色项目研究等为抓手,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科学配置和辐射,促进区域教育走向有质量的公平。
17.李沧区开展“一校一院士,牵手伴成长”活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为放大青岛国际院士港功能,提升全区广大青少年的核心素养,李沧区教体局依托青岛国际院士港,创新开展了“一校一院士,牵手伴成长”活动,擘画不一样的教育之路,在中小学生心中播撒下了创新创造的种子。
截止目前,全区47所学校均配备了“最强大脑”,组织师生到青岛国际院士港参观学习100余次,开展院士课程研究性学习200余次,举行“院士面对面交流”活动10余次。其中,青岛第三十三中学和青岛市第二实验小学牵手了袁隆平院士,学生走进海水稻基地,与海水稻“比身高”,袁隆平院士鼓励李沧同学“好好学习 day day up”。学校还邀请袁隆平院士和海水稻中心工作人员定期走进校园开展科普讲座,指导学生开展“水稻种在校园”体验活动。青岛广水路小学牵手了西拉姆院士,与聚纳达团队合作,开展纳米课程开发与研究,学校被授予全国首所纳米创新示范学校。在2018年第二届海外院士青岛行活动中,学校向海外院士介绍了纳米课程研究成果,受到院士们的好评。此外,青岛第二十七中学和青岛书院路小学牵手了陈璞院士。青岛王埠小学和青岛东川路小学牵手了帕克院士,有力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国际视野。
18.青岛市首次实施幼儿教育质量监测,实现幼儿园和中小学教育全覆盖
为提升幼儿教育质量,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2018年6月,市教育局组织开展了我市幼儿园教育质量监测工作。这是我市首次开展大规模幼儿教育质量监测,至此,我市实现了对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职学校教育质量监测的全覆盖。
本次监测面向全市公办幼儿园和普惠幼儿园,共计监测 1309所,占青岛市幼儿园(含民办)总数的 65.12%。共计有1300余名园长、近12000余名教师、55000名家长、1900名保育员参加监测。根据国家有关文件要求,吸收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主要监测幼儿认知、言语、动作和社会性发展四大领域,评价幼师职业素养、心理素质和职业发展三大领域,以及幼儿园的环境、人员安排、与家庭和社区的合作伙伴关系、家庭养育环境等内容。
5月,市教育局组织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2018年度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监测对象为小学四年级、初中八年级、普高二年级和中职二年级的学生、家长和教师,共计抽测各类学校836所,各类学生总数38156人,教师18149人,家长38156人。通过监测,将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市各类学校、幼儿园的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状况,为转变教育管理方式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有益参考。监测结果将于2019年初面向社会发布。
19.青岛大学获批山东省首批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8年10月16日,科技部、山东省人民政府、青岛市人民政府联合下发通知,正式批准青岛大学建设省部共建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的获批建设,实现了青岛市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零的突破。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基础研究水平的重要举措。省部共建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坚持立足山东、面向全国、着眼世界,汇聚优质资源及高层次创新人才,探索新的运行体制机制和创新体系,聚焦生物多糖纤维成形及生态纺织领域的科学问题,破解纺织科学领域面临的资源环境等难题,满足未来纺织产业高端高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需求,服务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着力建设在生物多糖资源获取、纤维制备及生态纺织加工领域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国家级平台,在生物多糖纤维及纺织品领域国际领先的科技创新和人才高地。
20.青岛三十九中海洋特色教育获国家大奖
2018年8月,青岛三十九中“在培养海洋意识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提升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实践研究”获评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青岛三十九中创新教育理念,在中学海洋特色教育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上,继续与时俱进地深入推进。在招生方案方面,采用“自主招生+中考统一招生+面向学校属地城阳区招生”的综合招生方式,扩大“海洋创新人才培养班”的规模,惠及更多的学生。在课程建设方面,实现学生与老师双向选择,更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海洋校本教材方面,编写了国家级教材、青岛市地方教材学校校本教材3套9本,填补了国内空白。在海洋教育硬件方面,新建了4个海洋实验室,2个海洋标本馆,1个院士工作室,新增多个签约海洋教育实践基地,保障了学生海洋课题研究和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在海洋特色教育的深化方面,借鉴海洋课题研究的先进学习方法,与北师大合作在全部国家课程中开展项目式教学研究,目前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召开了全省经验交流会,30多位老师开设了省级项目式教学公开课。在海洋特色教育的推广方面,多次在全国海洋教育会议上介绍经验,送教到贵州、海南、江苏等多地,接待国内外大批学校参观学习。
21.青岛特色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青岛方案”见成效
2018年,我市不断深化现代学徒制试点内涵,明确职业院校服务于“双百千”工程、融入新旧动能转换的目标定位,以加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为重点,大力推进现代学徒制制度体系和技术实施体系构建。
现代学徒制内涵建设不断丰富,取得多项标志性成果:确立“6T”教育理念、建立“1+2+3+4”制度框架体系、构建“五三一”青岛实践模式,《现代学徒制区域性统筹实施的研究》课题荣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篇、出版专著4本、开发典型人才培养方案115个、创立典型案例20个、新建特色课程30门。试点专业涵盖现代农业类、先进制造业类等十几个大类专业、93个专业点,行业覆盖面更广,企业获得感显著增强,试点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结合产业发展实际,从人才培养服务产业发展实际,开展《产教融合背景下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契合度研究》,编写《青岛市产教融合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
我市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优质特色发展,不断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起青岛特色职业教育育人模式,实现了内涵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双提升,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做出了积极贡献。
22.青岛盲校新校项目全面竣工
青岛市盲校新校项目全面竣工,项目位于青岛市黄岛区,占地约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配套建有教学综合体楼、门球馆、游泳馆、食堂及音乐中心、学生宿舍、租赁型人才公寓和地下车库;室外设有200米环形跑道、盲人足球场、篮球场及定向行走训练场等运动场地等。
新校教学规模为34班,可容纳学生264人,教职工120人,设有多重残障教育、盲人小学、初中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等不同班级。该项目设计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盲生视觉障碍的生理困难和认识特点,建造一个能全面用听、触、嗅、味等感官感受事物刺激的环境,能够使盲生综合运用多种感官以获得事物的完整概念,有利于补偿缺陷、身心康复以及德、智、体等诸方面全面发展,满足特殊教育、素质教育、全人教育的需要。
项目投入使用后可有效缓解青岛市盲校办学条件不足、配套设施不完善的局面,有利于发展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使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普遍接受义务教育,加快发展残疾人教育,同时完善残疾人教育体系,健全残疾人教育保障机制,保障弱势群体权益,有力促进社会公平。
23.青岛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个性化培训在全市推广
我市教师个性化培训项目自2016年开始研究和试点,2017年纳入市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进行试点,2018年面向全市推广。
按照新旧动能转换要求,依托教师个性化需求大数据,从教师培训需求侧进行改革,培育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吸引国内外优质教师培训机构参与教师个性化培训,丰富和优化教师个性化培训课程体系,以满足和保障全市中小学教师个性化学习需求,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
教师个性化培训,实现了以下三个突破。一是教师实现了自主选择培训课程、时间,突破了传统培训的不可选择性;二是通过市场手段汇聚了高校等大量社会培训资源,突破了传统培训资源选择上的限制;三是有效解决了工学矛盾,学校健全了统筹安排教师参训的管理办法。
24.青岛在全省首批开展综合高中试点
为构建具有青岛特色的现代职教体系,推进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融合互通,2018年市教育局在青岛艺术学校、青岛商务学校和青岛高新职业学校3所中等职业学校开展了综合高中试点。综合高中旨在促进学生多元成长,以学生成长意愿和学业目标为导向,通过开设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等多方面、多层次、多元化的课程,使学生在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之间合理流动,是实现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的一种新的教育形态,它既能够避免普通高中存在的学术化以及应试教育的倾向,又能够克服职业学校过分重视职业技能训练以及就业至上的倾向。
试点学校实施分层次教学,对于学业水平较高的学生,开设普通高中文化课程。对于后期无法完成普高课程,但具有一定学习能力的学生,开设春季高考升学准备性课程。对于有明确就业倾向以及学习能力中等或困难的学生,开设职业教育课程。2018年,青岛市3所试点学校共招生260人,注册普高学籍。市教育局相关处室起草了综合高中实施方案、推进综合高中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对综合高中试点工作教学工作开展了中期督导,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三所学校开展了综合高中试点工作,有力地保障了综合高中试点工作顺利开展,我市也成为全省首批开展综合高中试点的城市。
25.青岛市首次主办世界头脑奥林匹克中国区决赛
第39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中国区决赛2018年3月10日-11日在青岛市实验高级中学举行,本次赛事由世界头脑奥林匹克中国区组委会、青岛市教育局联合主办,青岛市少年科学院承办,青岛市实验高级中学协办。这是头脑奥林匹克活动中国区决赛在上海举办30年以来,首次走出上海,选择在山东青岛举办。
今年有来自北京、上海、浙江、广东、河南、福建、湖北、安徽、河北、江苏、吉林、江西、山东13个省、市的大中小学共491支参赛队,另外还有来自德国、韩国的6支参赛队。我市共有140支队伍参加,共荣获16个一等奖,28个二等奖,40个三等奖,这是我市参加全国比赛参赛队伍最多的一次,获奖比例也超过往年全国比赛。
头脑奥林匹克中国区决赛是我市首次承接青少年科技创新国家赛事,首次迎来国际参赛队伍,我市头脑奥林匹克活动首次走向欧洲。头脑奥林匹克中国区决赛在青岛的举办为全市中小学生搭建了科技创新的国际交流平台,加快了我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国际化道路的步伐。
26. 持续推进高校引进,累计引进高校达32所
2018年以来,高校引进继续保持良好的态势,赴多地走访对接高校,与国内外20余所大学进行了洽谈交流,先后签约引进东北财经大学、北京服装学院2所高校,分别在青岛设立东北财经大学金融研究院和北服青岛时尚学院,累计引进高校达32所。对外经贸大学与省政府签约,拟在青岛建设国际校区,中国人民大学与胶州市签约,拟建艺术学院青岛分院。
随着我市引进的高等教育机构不断落地和运行,对青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逐渐凸现:一是以高校为平台,吸引大批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和专家团队来青开展教学、科研,集聚了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二是通过科技研发、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集聚一批高水平科技资源,为青岛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三是通过引进国内外的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我市高等教育总体实力显著增强,实现我市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四是青岛市高校引进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城市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和热切关注。
27.青岛理工大学引进学校首位全职院士 助力青岛建设海洋名城
2018年9月10日,青岛理工大学隆重举行高伟俊院士聘任暨“滨海人居环境学术创新中心”揭牌仪式。这是青岛理工大学建校60多年来第一位全职引进的院士,是学校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青岛市新旧动能转换和“双招双引”重大工程,推进学校跨越式发展,助力青岛建设国际海洋文化名城取得的一大重要成果。
“滨海人居环境学术创新中心”紧紧围绕中央实施海洋战略、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等战略决策,在推进绿色智慧城市有效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滨海城市生态环境,建立新型交叉学科-"海洋建筑学"的基础上,最终建成省域特色鲜明的"山东智造"人居环境技术品牌,为青岛各级党委政府发展、治理、建设、经营城乡环境,为青岛建设国际海洋文化名城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
28.升级研发考试数据分析系统和新版“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报告单”,考试大数据分析向精细和广度延伸
2018年,我市升级研发了考试数据分析系统和新版“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报告单”(简称报告单),为考生和教育部门提供更高质量、有内涵的服务。
考试数据分析系统通过建立各学科知识领域、综合能力素养评价、作答反应等一系列指标体系,实现了考试数据分析的普知普惠(市、区、校、班四级查询),更细致全面科学的综合评价,利于科学评价导向,提供精准的诊断信息,使教学改进更具针对性。新版“报告单”更加关注考生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能为学校、家长、学生提供更多反映学生内在能力和素养发展情况、真正起到改进作用的评价信息,实现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和对其未来发展的引导。
29.出台《关于加快发展老年教育的实施意见》,老年教育工作实现历史性突破
2018年3月,市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老年教育的实施意见 》。这是我市第一个专门关于发展老年教育的规范性文件,目前在国内也属领先地位。
《实施意见》针对我市现状和实际,围绕市委、市政府“三个更加”的要求,就发展老年教育提出更加明确的工作目标和发展思路,在创新发展机制、扩大整合资源、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创建专兼职师资队伍、完善经费保障等方面突出体现了我市特色,为今后我市发展老年教育制定了路线图、时间表和责任制。
30.全力推进“两个覆盖”,补齐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短板
2018年,围绕加强全市民办学校党建工作,全力推进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两个覆盖”,补齐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短板。
制定了《关于加强全市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包括完善民办学校党建工作领导体制、推进民办学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建强民办学校党务工作者队伍、发挥民办学校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等8个部分;捋顺民办教育党建领导机构,在市民办教育机构行业党委的领导下,加强各区市民办教育机构行业党委自身建设,开展全市民办学校的摸底调研工作,找准了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的短板和问题,提高了加强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召开民办学校党建工作推进会,调度各区市民办学校党建工作任务落实情况,部署市教育局直属学校结对民办学校党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