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精致管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2021-08-31 16:23:00
吴忠原
来源:http://edu.qingdao.gov.cn/n32561912/n32561915/210826165902574706.html
发证机关:
发文编号:
学段:

政策发布日期:2021-08-31
无具体说明的有效期

关于推进中小学精致管理的指导意见

为促进我市中小学管理规范化、精致化,提升教育内涵,打造更高品质、更有特色、更具办学活力和发展潜力的教育品牌,根据《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文件精神,结合青岛教育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需求导向、效益导向的工作思路,坚持深耕细作、求实求效、扩优提质、务本务根的工作要求,科学谋划学校发展,全面提升学校精致管理水平,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将“以人为本”作为实施精致管理的核心内涵,倡导服务、沟通、激励的人性化管理思想,树立为全体师生服务的管理理念,遵守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及社会发展规律、尊重学生和家长的合理需求,建设阳光校园、平安校园。

(二)坚持核心要素。紧扣“人、事、物”等精致管理核心要素,实现人尽其才,事半功倍,物尽其用。以师生为核心,发挥师生主体地位,注重过程管理,健全管理制度,推广典型做法,激励追求卓越,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见管理,时时有管理,人人会管理”。

(三)坚持一校一案。立足本校实情,突出管理的科学性、约束性、公正性、长效性,统筹谋划学校发展目标,全面梳理学校自身特点,科学制定学校精致管理细则,坚持守正创新、注重内涵发展、鼓励突出特色,形成一校一案、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

(四)坚持融合贯通。以创新、融合为方向,适应新时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注重特色发展、品质立校与精致管理的融合贯通,努力探索精致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模式,用精致管理理念,建设现代化学校。

三、目标任务

以打造高质量学校管理工作为目标,树立学校精致管理理念,提升管理品质,用3~5年左右时间,培育100所精致管理示范校,带动全市范围内中小学在行政管理、教育教学、校园文化、学校安全、财务管理、后勤保障、信息装备等方面得到显著提升,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供强有力保障。

四、基本要求

(一)树立精致管理的工作理念。要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核心内涵,以精心的态度,精细的过程,精准的管理,实现学校管理效益最大化、最优化。遵循教育规律,聚焦管理标准,强化管理过程,注重管理实效,追求卓越理念,力求质效同步提升,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

(二)构建精致管理的工作体系。加强顶层设计,坚持系统思维,将精致管理纳入学校办学理念和发展规划,贯穿学校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统筹设计,一体化推进。坚持目标导向,强化项目思维,明确管理要素,寻找精致管理的突破口、着陆点,推动精致管理落地落实。坚持问题导向,运用靶向思维,针对管理中的重点、难点、堵点,分层分类实施,不断提高管理的精准性、有效性。

(三)强化精致管理的工作过程。围绕精致管理工作体系,坚持“顶格协调、上下联动”的工作要求,鼓励“以点带面、先行先试”的工作方法,细化科学决策、责任分解、监督实施、效果评价等过程管理要求。建立精致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固化精致管理成效,提炼精致管理经验,全面提升学校精致管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四)形成精致管理的工作特色。按照“规范+特色”的原则,力求管理工作做“精”做“细”做“实”,在管理中规范办学,在规范中寻求特色,在特色中打造品质,努力做到每个步骤都精心,每个环节都精细,每项工作都精品。及时总结精致管理的优秀案例、典型做法、工作标准,由点及面,形成精致管理校本特色、学段特色、区域特色。

五、主要内容

(一)加强学校行政管理。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科学制订学校章程和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坚持依法、民主、规范、高效原则,构建内部管理体系,优化管理流程,严格工作程序,提升决策、执行、反馈、监督、评价等管理各环节效能。注重行政管理队伍建设,增强队伍凝聚力、战斗力、执行力,促进服务、管理一体化,推动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二)加强教育教学管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拓宽教育途径,创新教育形式,构建五育并举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规范家长会、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等建设,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格局。坚持素质教育导向和因材施教原则,构建科学的评价标准,明确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落实课程计划、提升课程领导力,重视备课、课堂、作业等教学常规管理,发挥教科研引领作用,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健全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师德师风管理办法、“三定一聘”用人机制和教师礼遇政策,不断增强学校内生动力。

(三)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工作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日常安全管理与应急防控预案,构建“三防”和“三支队伍”保障体系,全面梳理校园安全风险点,落实“五严要求”,做细安全分析,做实安全检查,形成“一帐一册一单”工作管理体系。开展生存教育,按照规定开设安全教育课程,采取合理有效方式开展防范诈骗、溺水、踩踏、欺凌、性侵害、网络沉迷、校园暴力,以及禁毒、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震减灾、食品安全、卫生防疫等专题教育,构建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

(四)加强学校财务管理。加强预算管理,将预算编制与业务工作、厉行节约各项要求相结合,统筹规划,做好项目事前调研论证和风险评估,合理安排,以设定的绩效目标为抓手严格执行,强化约束,按照规定的评价原则和标准及时进行支出绩效评价。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收支,依据办公、办学、建设、装备、培训等标准,从严从紧控制教育教学活动、办学条件改善和后勤保障等各项支出,严禁超规模、超范围、超标准列支,确保精准有效使用资金。

(五)加强学校资产管理。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有关规定,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坚持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紧密结合,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物尽其用。根据单位履职及事业发展需要,严格执行资产配置标准,把好资产“入口关”;落实资产管理主体责任,依托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动态管理优势,把好资产“使用关”;严格执行国有资产处置制度,履行审批手续,规范处置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把好资产“出口关”。

(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坚持政治性与引领性相统一、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统一、坚持针对性和实效性相统一的“六性三统一”校园文化建设原则,全面体现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建设“规范+特色”的校园文化。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七)加强校舍场地管理。建立健全校舍场地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分工,措施精准、管理精细。在校园规划中尊重教育规律,做到设计有温度、建筑有质感;在校舍建设中树立精品意识,做好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在维修改造中践行精致理念,做到功能完善、品质提升;在日常管理中追求精心维护,做到规范整洁、安全可靠。努力实现校园规划设计合理、建筑风格特色鲜明、环境道路洁净优美、花草树木错落有致、教室内外干净明亮、餐厅食品安全卫生、学生宿舍规范有序、校园文化内涵丰富。

(八)加强装备设施管理。依据相关政策标准,配齐教学装备设施,注重以人为本,充分利用有效空间,构建全时态、多场景、广覆盖的应用场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强化各类功能室管理,做到文化营造精致舒心,制度建设清晰具体,环境整理干净优美,场景管理开放有序,设备摆放规范标准,标识设置科学齐全等。提高人员管理水平,做到队伍建设专业化、培训系列化、考核科学化、管理信息化,实现教育装备配置规范化、管理精致化、效能最大化,为建设高水平现代化学校提供有力支撑。

( 九)加强学校信息化管理。树立“大数据,小细节”理念,用细节打造精致,用服务打造效率,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在教育教学、学生管理、校园安全、后勤保障等方面,发挥信息化数据统计、分析作用,资源共享作用,量化检查作用,实现信息技术与学校管理的深度融合。充分利用青岛教育e平台、学校安全教育平台、班班通、选课走班、智慧食堂等网络技术构建管理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共享,构建信息技术加持的管理、教学与学习环境,用全方位的教育信息化管理打造现代智慧校园。

(十)加强学校食堂管理。按照“三个标准”的要求,落实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积极推进学校大宗食品采购监管平台建设,规范采购行为,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防范食品安全风险,实现食堂管理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加强学生营养餐管理,严格落实学生餐营养标准,强化营养餐引导性,合理控制特色餐种类与数量,探索智慧点餐等新型供餐模式。加强饮用水管理,保障饮用水卫生安全。

搜索政策文章
政策类目
发表评论